评价案例-ag尊龙凯时集团

成果评价

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评价结论的“可追溯、可查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12.31

浏览次数: 1198

川西高原复杂条件长大公路隧道建设支撑技术及应用 anli.jpg

  2019年12月28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成都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川西高原复杂条件长大公路隧道建设支撑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冯夏庭,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大师、研究员蒋树屏,长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建勋,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喻渝,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志厚,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先国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川西高原公路隧道面临的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极其艰险的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等严重制约工程建设运营的难题,围绕川西高原复杂条件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国家战略需要,开展了支撑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广泛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创建了基于温度和氧分压参数的公路隧道海拔高度分级标准,建立了季节性冻土区公路隧道防冻保温隔热技术与设计方法,提出了高海拔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供氧技术标准,解决了高海拔公路隧道结构防冻和施工人员健康保障问题;发明了大断面公路瓦斯隧道水力化增透穿越煤层施工技术与装备;首次确定了微瓦斯隧道等级指标,创新了公路瓦斯隧道分级安全防控技术体系,解决了公路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基于“5.12汶川地震”56座隧道的震害实地调查,研究了强震频发区隧道震害规律,提出了洞口浅埋与过渡段、软硬岩交界段和断层破碎带段三个抗震设防区段,建立了相应的地震动力响应计算方法,提出了抗震减震综合对策;深入揭示了高海拔公路隧道自然风形成机理,建立了隧道有效利用自然风的节能模式,形成了利用自然风为通风动力的公路隧道智能-节能通风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川西高原丰富的地热、太阳能等资源,推进了川西高原公路隧道的绿色建设。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出版专著7部、标准规范4部,研究成果支撑了雅康高速、汶马高速、g317、g318等319公里/112座隧道工程建设;在宁夏、云南、重庆等地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类似隧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研究成果形成了川西高原复杂条件长大公路隧道建设支撑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其中高海拔隧道运营通风及自然风节能利用方法属首创。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川西高原复杂条件长大公路隧道建设支撑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报告查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凯时kb88官方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凯时kb88官方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网站地图